在食管癌的防治战线上,早期筛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,由于食管癌早期症状隐匿,加之公众对其认知不足,导致许多患者确诊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,如何才能精准捕捉这位“隐秘杀手”呢?
要强调的是,年龄、性别、家族史、饮食习惯等都是食管癌的高危因素,对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尤其是男性烟民和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,应定期进行食管癌筛查。
内镜检查是食管癌早期筛查的金标准,通过内镜,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食管黏膜的微小变化,发现早期癌变或癌前病变,内镜检查虽能“眼见为实”,却也面临着操作复杂、费用高昂等挑战,寻找一种简便、经济的筛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。
近年来,基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逐渐成为食管癌早期筛查的热点,鳞状细胞癌抗原(SCC-Ag)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(CYFRA21-1)等肿瘤标志物在食管鳞癌患者中常出现异常升高,通过血液检测这些标志物,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食管癌风险,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特异性尚待提高,且其结果需结合内镜等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判断。
低剂量螺旋CT在食管癌的早期筛查中也展现出一定潜力,虽然其主要用于肺癌筛查,但有研究表明,对于伴有食管癌高危因素的患者,低剂量螺旋CT也可能发现食管壁的异常增厚等早期病变。
食管癌的早期筛查是一个多维度、综合性的过程,内镜检查虽为“金标准”,但肿瘤标志物检测和低剂量螺旋CT等辅助手段也不容忽视,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不断发展,我们期待更加精准、便捷的筛查方法问世,为“隐秘杀手”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更多可能。
添加新评论